脑白质脱髓鞘病是一种大脑的结构性改变,以中枢神经细胞的髓鞘损害为主要特征,病变累及专门发挥高级大脑功能的白质束。其临床表现从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个性改变,到痴呆、昏迷,甚至死亡。
通俗的讲讲什么是脑白质。脑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每一条神经纤维中间是轴索,外面包绕了一层保护膜,我们称之为髓鞘,如果把神经纤维比喻成电线,中间的铜线就是轴索,外面的绝缘保护皮就是髓鞘。
一、疾病诊断
1.当脑脊髓神经轴索的髓鞘发生脱失,即出现脱髓鞘疾病。比方说电线外面的绝缘皮破损会导致漏电和电流传导障碍,同样神经纤维外面的髓鞘破坏后也会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中枢的信号及指令不能通畅的传达,可能临床会出现一些症状。如果是大范围重度的脱髓鞘病变,临床上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如易激动,强哭,强笑,记忆力减退等,还可以出现视力障碍,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肢体活动不利、行走不稳,言语不清等
病因有两类:髓鞘破坏;髓鞘形成障碍。脊髓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目前认为是免疫介导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
①患者均为儿童和青壮年;
②急性起病,病前1个月常有感冒、发热、感染、出疹、疫苗接种、受凉、分娩或手术史;
③全面的神经查体往往能够在脊髓症状体征外找到其它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证据;
④脑脊液检查寡克隆区带阳性;
⑤电生理和MRI可发现脑内一些亚临床病灶;MRI发现脑内白质异常信号。一些脊髓炎性脱髓鞘病变呈“假瘤样”表现,其MRI表现出轻度占位效应,周围有轻度水肿,可能有片状出血信号,容易误诊为脊髓肿瘤。目前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症状体征:脱髓鞘性脊髓炎多为急性多发性硬化(MS)脊髓型,临床表现与感染后脊髓炎相似,但进展较缓慢,病情常在1-3周内达到高峰。前驱感染可不明显,多为不完全横贯性损害,表现一或双侧下肢无力或瘫痪,伴麻木感,感觉障碍水平不明显或有两个平面,并出现尿便障碍。诱发电位及MRI检查可能发现CNS其他部位病灶。
二、脑白质脱髓鞘的早中晚期
早期现象:早期现象多为:头晕,头疼,免疫力低比如发烧感冒长期不退。走路走不快失去平衡感,早期症状不明显还可以正常的生活。一般在这个阶段,只需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配合药物治疗便可以完全康复。中期现象:中期也就是说经历过一次到两次的发作.比如:尿潴留,大小便失禁,下肢体过着侧肢体肌张力高,周围神经麻痹出现的功能性障碍等,有的患者伴随记忆力减退,势力模糊,神志不清楚等。晚期现象:一般晚期的病人很痛苦最主要来自精神方面的压力。比如昏迷,神志丧失,痴呆,瘫痪等,这种的往往都是经历过长时间的病变,或者体质差引发的急性病变。面临这种情况基本无法治疗,病灶引发的速度跟药物吸收的速度不成比例,也就是说药物的修补速度跟不上病灶的破坏所以无法治疗。
长期加班熬夜,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脑神经衰弱可能是诱发脑白质脱髓鞘的诱因,因此工作学习固然重要,身体健康却是更重要
医院
咨询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