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几个粽子测出糖友圈一大堆的糖尿病人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能看好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前几天大圣突发奇想:大家都测一测自己的血糖,然后再服用拦糖虎,看看效果怎么样。端午将至,所以选择了粽子,看看它的升糖指数如何?

糖友圈选取了部分工作人员在11、12号两天,就午餐来做个实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对比健康饮食,原来在高热量饮食下,糖尿病的人数还要增加一倍。不过,这次也对比了我们常常提到的拦糖虎,相比于使用拦糖虎,其结果则会大大不同。具体如下:

对比方式

1.同等热量食物:即体验期间饮食种类和数量保持一致,唯一变化的是实验组第一天不吃拦糖虎,第二天使用拦糖虎,进行历史对照,而对照组自始至终不使用拦糖虎。

2.运动量不变:对比期间运动量不额外增加和减少;

饮食情况(两天相同)

糖糖3

蛋*肉粽+5个小笼包

菩提

2个蛋*肉粽+ml豆浆

糖糖2

蛋*肉粽+馄饨

木吒

蛋*肉粽+馄饨

惠惠

蛋*肉粽+白粥

第一天未使用拦糖虎血糖情况(单位:mmol/)

人员

餐前血糖

餐1血糖

餐2血糖

糖糖3

5.8

9.7

15.5

菩提

5.5

15.9

11.1

糖糖2

5.7

11.2

10.6

木吒

6.1

8.2

6.1

惠惠

5.7

17.2

16.9

大师兄

5.9

8.5

6.9

大圣

6.1

11

6.8

令人震惊的是:很多人发现了自己的高血糖(部分小伙伴心情可能比较灰暗了),用一项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检测餐后血糖漏诊了一大半糖尿病人!

第二天使用拦糖虎血糖情况(单位:mmol/)

人员

餐前血糖

餐1血糖

餐2血糖

糖糖3

5.2

10.8

10.1

菩提

5.8

13.3

13.3

糖糖2

5.3

9.5

7

木吒

6

6.8

6.4

惠惠

5.2

13.8

16.2

情况有所好转吧!数据说明一切!

第二天未使用拦糖虎血糖情况(单位:mmol/)

人员

餐前血糖

餐1血糖

餐2血糖

大师兄

5

9.3

6.6

大圣

5.4

9.9

对比情况总结

1.通过2天对比,在相同饮食的条件下,使用拦糖虎与否在餐后血糖具有明显的变化,空腹和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的波动差明显缩小。

2.参与测试人员除大圣可能存在餐后血糖受损情况外,其他人员并没有发现高血糖的情况。而通过使用粽子、白米粥等高热量饮食后血糖均超出甚至远远超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说明健康饮食不仅仅是对糖尿病人而是所有人群都很重要。

一、餐后1小时血糖变化

使用拦糖虎之前,7人餐1平均血糖11.7mmol/L,最高血糖达到了17.2mmol/L。

使用拦糖虎后,平均血糖均有明显下降,5人平均血糖是10.84,而最高血糖是13.8mmol/L。

二、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

餐后2小时除了菩提和木吒之外均有所下降,其改善主要体现在餐1的改变和血糖波动幅度的减少。而木吒血糖在理想范围,其餐1和血糖波动幅度均不明显。

三、空腹和餐后1小时的血糖波动幅度

使用前后空腹血糖和1小时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除了1人外均有缩小。说明拦糖虎减少了波动性高血糖的出现。

四、血糖波动幅度减小

使用前后空腹血糖和2小时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除了1人(菩提)外均有缩小。说明拦糖虎减少了波动性高血糖的出现。

五、对照组

第二天添加了未使用拦糖虎的2人对照组(大师兄和大圣),对照组自始至终均未使用拦糖虎,其中大圣在外2小时餐后未能采集。由于对照组人数较少,不具有参考意义,但是和实验组相比仍然有一些不同之处:大师兄餐后1小时比前一天升高,血糖波动幅度进一步拉大(餐后1小时:空腹是4.5mmol/L:2.6mmol/L,餐后1小时:空腹是1.6mmol/L:1.0mmol/L)。

六、1小时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56%单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高(相当于餐后1小时高血糖)的人群5年后发展为糖尿病[3]2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糖调节到糖尿病的中间过度表型。也就是说,监测1小时餐后血糖可以更早的发现糖尿病的征兆。31小时餐后高血糖的持续时间不长,但是波动性高血糖对人体的血糖病变产生的影响可能比持续性高血糖更大[9]。?(1小时餐后高血糖)组的BMI(体质指数)、血脂、血压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该类人群(1小时餐后高血糖组)发生冠心病、中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风险较糖代谢正常人群高。4

1小时血糖升高(8.4mmol/L)的患者其胰岛素变化异常,到达高峰所需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并且高峰分泌不足[7]。

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5?空腹血糖只能代表夜间至次日早餐前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6?多年来的糖尿病防治经验告诉我们,尽管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如果餐后血糖长期不能处于正常范围,则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肾脏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等还是难以幸免。7?餐后高血糖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地位。

血糖波动的危害

血糖波动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

ARIC研究表明,餐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写在最后

血糖主要来源于饮食,饮食的合理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多项研究也发现,通过饮食管理有可能逆转糖尿病。

同时通过我们的这个实验,进一步印证了饮食管理的重要性,希望我们所有糖友都能学习如何科学的饮食控制好自己的血糖。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美满。

---------以下是广告-------

关于拦糖虎的更多信息和案例,请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