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患者有这4个表现,可能发生了心血管 [复制链接]

1#

张师傅今年还不到40岁,身高不足厘米,体重却足有多公斤,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担任厨师长。3年前,张师傅被查出患有糖尿病。每次张师傅到门诊开药,笔者建议他全面查体,都被张师傅婉拒。他说:“我身体各方面感觉良好,吃嘛嘛香。”然而就在前不久,张师傅在上班途中突感胸闷,随之昏迷。幸亏被周围医院,确诊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经过全力抢救,最终才得以转危为安。出院后,张师傅打电话向笔者“为什么病房里别的病友发生心肌梗死时都有疼痛先兆,而我发病前却什么感觉也没有,要不是抢救及时,恐怕性命难保,难道糖尿病病人患心脏病的症状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确如此”,笔者回答说。

中国心脏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高居各种死亡原因之首。由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症状不典型,甚至发病症状有点“怪”,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漏诊。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怪异”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怪:由卧到立,“压差”骤变

许多糖尿病患者起床后,常常感觉一阵头晕、眼花、心慌、出汗、眼前发黑,严重者甚至出现昏厥。测血压时发现:患者由卧位到站立时血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立位与卧位相差超过20~4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临床称之为“体位性低血压”,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使支配血管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致使血管不能及时收缩以维持正常血压的缘故。“体位性低血压”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特征之一。

第二怪:静息不动,心率照快

正常人在运动时心率增快,休息时心率减慢,有些糖尿病患者则不然,通常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心率增快,每分钟心率多在90次以上,同时伴有心悸、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缘故。

第三怪:年纪轻轻,也患“心病”

在一般人眼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要比非糖尿病人群提前5~10年,许多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猝死。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集多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和肥胖等)于一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且年龄提前。

第四怪:发生“心梗”,却无“心痛”

一般人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往往有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或“压榨样”),提醒马上就医及时救治,而糖尿病患者由于有神经病变尤其是末梢神经病变,常有感觉减退,发病时患者常无明显疼痛症状,甚至在出现心肌梗死等危重情况时仍毫无知觉,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极易误诊、漏诊,也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即使无心血管疾病的相应症状,也需要定期做心血管相关检查(如心电图),以便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