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泡脚盆的普及,
睡觉前用热水泡脚,
成了很多市民每日坚持的习惯。
泡脚是件很惬意,
也很养生的事情。
然而近日,
咱们徐州一名59岁的刘阿姨。
竟然因为一次暖脚和一次泡脚
导致她两次住进ICU重症监护室!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点击观看视频↓)
01:47
原来,医生检查后发现:
这位刘阿姨患有糖尿病,
而糖尿病人尤其要注重的就是脚!
“
刘阿姨:我有糖尿病,这下半截没有知觉,那个暖水袋一烫,不知道了,等第二天一洗脚,这怎么弄个泡就感染了……
就是这一次暖水袋捂脚,
加上一次热水泡脚
导致刘大妈右脚严重感染!
她先后两次
被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抢救,
那么
糖尿病人泡脚
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
医生:糖尿病会导致下肢神经的病变,她的感觉会出现障碍,这个患者就是因为血管和神经病变以后,造成的感觉障碍,感觉不是那么的明确,后来足跟就烫伤、烫坏了,烫坏以后引发细菌感染,导致足部筋膜炎症……
经过了三次手术和抗感染治疗,
刘阿姨的右腿总算被保住。
那么,
对于糖尿病患者
平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又如何避免脚部受到伤害呢?
“
医生:在平时的护理中,我们特别要强调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平时泡脚的时候要注意水温,第二个就是泡完脚以后时间不能太长,还有要把所有的水分都要擦干,不能留下浸渍。
患糖尿病泡脚,
竟能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想想都觉得恐怖!
那么,除了糖尿病以外,
还有哪些情况需要谨慎泡脚呢?
以下人群热水泡脚要当心:
1急性疾病人群
有头痛、头晕、气喘、咳嗽等症状,冠心病频发、血压不稳定患者最好不要泡脚。
2下肢动脉闭塞,有静脉血栓者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虽然是下肢缺血,可是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而且医学研究表明:周围温度的升高,可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加重缺血。
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往往比较麻木,如果水温过高没能察觉,可能会烫伤皮肤,导致糖尿病足,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截肢!
4低血压人群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更低。
5体质虚弱人群
身体虚弱的人,泡脚可能会引起流汗、头晕,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6孕妇
由于现在的孕妇不常走动,泡脚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动胎气,所以建议孕妇最好不要泡脚。
7婴幼儿没必要泡脚
小孩是“纯阳之体”,本身容易发热、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烫了,所以,对于婴幼儿来讲,不建议泡脚。
那么,如何泡脚效果更佳?
■泡脚选用木桶比较好
因为木头与水、中药(中药浴足保健)不容易产生反应,而塑料或者金属材质的盆则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对水质有所影响,而木桶保持中药的效果会好一些。
■泡脚最佳时间为晚上7~9时
这个时间段也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候,此这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另外,小编良心建议,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
■最适宜的泡脚时长在15~30分钟内
在泡脚过程中,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过长会给心脏增负担。
■泡脚最佳水温42℃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水温在38到-43度之间是最适宜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度C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度C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经常搓动。
■不一定要出汗才算有效
泡完脚后腿部感觉轻松就可以,不一定非要泡出汗,只有患感冒的人才需要泡出汗,而正常人则是不需要的,而且在秋冬季节或者空调房间内出汗也极易着凉。
另外,饭后半个小时内不宜泡脚,否则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而且在过于饥饿的情况下也不宜泡脚,泡脚最好是在睡觉之前,效果会比较好。
泡脚看似简单,
实则包含的学问很多,
只有掌握了泡脚的诀窍,
才能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
强身健体,起到泡脚养生的作用!
编辑/刘贺责编/刘青
都看到这儿了,点下
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