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国人研究有望破解 [复制链接]

1#

周围神经*性,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影响化疗进程,进一步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时间。

记者丨光亚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周围神经*性,令人发怵的不良反应

谈及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性(CIPN),肿瘤科医生无一不晓,它是铂类、紫杉烷类和长春新碱类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据统计,紫杉烷类和顺铂治疗后周围神经*性发生率为60%。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更常见,有研究称其发生率高达81.5%~98%。

周围神经*性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女性)、年龄(老年)、生活习惯(吸烟史)、肿瘤类型、有基础疾病及联合应用有神经*性药物有关。局部麻木、灼痛、刺痛、感觉过敏等,以及严重时的迟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周围神经*性的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尚无很有效的预防药物,只能通过调整化疗方案甚至停用限制神经*性。更差的是,CIPN发生率与剂量相关,具有蓄积性,症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随剂量累积延长和加重。即使停药,恢复也很慢,有些患者需数年,有些甚至不能恢复。

对付令人头痛的不良反应,难道只能干瞪眼?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国内学者一项如何克服化疗药导致周围神经*性的研究引起国际专家围观热议。

来自Northwesternuniversity的JudithA.Paice教授介绍了研究的设计思路、研究结论等。

这项名为“TJMUCH-GI-”的随机、双盲、III期对照研究,入选ASCO主题为“Novelinterventioninperipheralneuropathy:aburningissue”的壁报讨论,介绍了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GM1)对用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所致周围神经*性的疗效。

结论显示:

和安慰剂相比,GM1可缓解消化道肿瘤患者的CIPN;

对于已经发生CIPN且需要继续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使用GM1同样可获益;

对MCIPN20量表(CIPN的一种评估量表)的亚组分析发现,GM1可显著改善手指/手、脚趾/脚的麻木感及视物模糊症状;

安全性方面,GM1治疗期间并未出现研究药物相关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安全性良好。

这项研究牵头人是医院消化肿瘤内科科主任巴一教授,她说,研究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