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它凭什么受到如此欢迎?看下做完基因检测的感受:
A:“我多年喝牛奶过敏,原以为是自己胃不好,现在基因检测报告指出是因为我吸收不了牛奶中的乳糖,感觉自己终于找出源头,瞬间活明白了!”
B:“以前医院做胃镜、肝功能、胆囊肾、B超等检查,通过这次基因检测得知,我的胆结石和肾结石风险较低,遗传咨询师给出了定期体检的建议,不需要每次不舒服都要做这一系列体检。看来有时盲目做体检也确实没有太多必要"
C:“我生在酒乡贵州,年轻时周围的同学、朋友酒量就很好,人们都说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可是“练”了很多年,永远都是喝一次吐一次。后来通过基因检测才知道,原来自己肝脏缺乏一种解酒的酶,遗传咨询师给出了‘小酌怡情’的建议,让自己恍然大悟。
这些是小伙伴们做完基因检测后道出的真实感想,是不是觉得基因检测很强大?很神奇?健康是人这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每一个人都应该通过基因检测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身体说明书。
基因检测全面解析生命密码,一个人的相貌美丑,高矮胖瘦,性格都与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密不可分。基因是是人体生命的操控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除了外伤以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小小的基因却有着决定我们每个人生老病死的神奇力量。如果能及早做基因检测,及早发现自己体内与生俱来的疾病风险,及早调整生活方式或膳食结构,规避某些影响因素,疾病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做完基因检测你会知道这些?
1.生活方面你会知道原来营养丰富补品并不适合所有人
比如蜂王浆,蜂王浆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就像哺乳动物的乳汁并且极具营养价值和免疫功能,成为养生保健品必选之一。但要知道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再好的东西也有它坏的一面。
蜂王浆内还有雌性激素,最新的研究表明,乳腺癌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长期摄取外源性雌激素,因此针对乳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或现在有乳腺相关疾病的人群,都应该少食或避免食用蜂王浆。
2.维生素并非万能
维生素种类较多,功能各异,不仅对治疗维生素缺乏病有特效,而且对其他一些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但有些人却夸大了维生素的作用,不管生何种病,都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这也是对维生素的一种错误认识。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等功效。但是,维生素C会增加胃酸的分泌增加对胃的负担,严重者还可以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因此肠胃不好以及肾亏的人群应谨慎补充维生素。
3.钙也不能随便吃
维生素D缺乏者,儿童,青少年,妊娠、哺乳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给予生理补充或治疗补充钙剂,而高钙血症、高磷血症、骨质硬化、严重冠心病、肾结石者应慎用或不予补充钙剂。
4.东西趁热吃是有危害的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爱吃,也热爱“食补”,趁热吃的理念也是深入人心。但趁热吃主要满足的是嘴的欲望,增加了消化道的负担。自吞咽开始,至蠕动波到达食管末端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如果把超过65℃的热食吞下去,这就意味着,每吃一口,我们食道要被烫9秒钟。
专家提醒,人的食道,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在广东的潮汕地区食管癌的发生率很高,研究显示可能是由于该地区人群喜欢喝功夫茶的原因,尤其针对食管癌的易感人群,则更应该注意饮食的热度。
高盐食品不适合中风高血压高危人群及患者。
高糖分食品不适合糖尿病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患者。
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较高,就应考虑在饮食中限制铁的摄入。
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应考虑在饮食上限制红肉类和加工肉的摄入。
辛辣,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不适合高甘油三脂血症(高甘油)的高危人群。
5.之前做的体检可能都不够精准
常规体检缺乏针对性,每年做的体检项目大同小异。类似于癌症这类的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状很多是没有明显症状。等到有症状再去做相应的体检,如果检测出此类疾病极有可能是中晚期。
如何去选择有针对性的体检项目,这需要我们对自身有足够认识。通过基因检测了解自己疾病高风险项,针对疾病易感基因,每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可以更大程度地对疾病进行预防、对个体进行保护。
例1:通过基因检测检测出乳腺癌是高风险,除常规体检外可以定期进行这方面的检测,如定期进行乳房自检,超声,钼靶等专项检查。
例2:广东地区是鼻咽癌高发区,基因检测提示有鼻咽癌高风险,除了常规的体检外,可定期检查EB病*的抗体水平,鼻镜等专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