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平时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喝两杯,最近查出了糖尿病的问题,医生嘱咐他,一定要注意,尽量少喝酒,能不喝最好。可这么多年的老习惯了,要想彻底戒掉还真难,那么到底喝酒对糖尿病有什么风险呢?是不是真的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喝酒了呢?今天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并没有这样一种绝对的说法,有了糖尿病就一定不能喝酒。也并不是说,糖尿病人喝酒就一定会出现问题,或者迅速加重糖尿病,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确实要更加的注意饮酒方面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糖尿病的问题,主要还是我们身体对于血糖的代谢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不但包括血糖升高带来的身体慢性损害,同时也包含了人体血糖调节能力的下降,因此,糖尿病人除了要注意控制高血糖,同时也应该注意低血糖的风险。
从短期影响来看,酒精经过肝脏代谢,会影响肝脏的肝糖元分解,使身体的葡萄糖的补充不足,而同时酒精还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加快血糖分解,而糖尿病人对于血糖的调节能力又比正常人差,因此,饮酒后,特别是大量饮用烈性酒以后,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风险更高。
从长期影响来看,糖尿病本身控制不好,会造成这样那样的并发症,还会影响身体其他方面的代谢机能,而如果长期饮酒,往往会使这种健康危害产生叠加作用。举2个方面的例子来说,高血糖会影响心血管健康,而酒精同样也是影响血管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不好,还经常喝酒,对于心血管的健康影响就是双重的;绝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都有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而胰岛素抵抗又与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代谢性相关问题密切相关,就拿高尿酸来说吧,饮酒既增加尿酸的生成,又影响尿酸的排泄,是导致高尿酸的风险因素,如果叠加上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肾脏损伤等方面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出现高尿酸痛风的几率就会更大。
从用药影响来看,绝大多数口服药物都是讲过肝脏代谢的,而酒精也是经过肝脏代谢,因此糖尿病人口服降糖药时,如果喝酒的话,就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对药物代谢形成影响,如果酒精抑制了药物代谢,造成药物在体内的累积,就会引发药物过量产生的低血糖风险,如果药物抑制了酒精代谢,造成乙醇甚至是其初级代谢物乙醛的大量累积,则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酒精中*问题的出现。
看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您是不是应该能够理解,为什么医生会嘱咐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少喝酒了。但具体喝不喝,还是在个人,如果您注重健康,不想在本来有糖尿病问题的基础上,再让酒精对身体产生更多的健康危害,就应该加强自律,尽量的控制饮酒,如果某些场合实在需要,可以和同桌喝酒的朋友解释下,相信如果是真正的朋友,一定是能够理解的。如果实在爱喝,也要尽量少喝,喝到微醺最畅快,酩酊大醉风险多,糖尿病人少喝酒,您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