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糖尿病是睡出来的医生不良的睡眠习惯,
TUhjnbcbe - 2023/7/22 21:51:00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糖尿病主要是身体中的胰岛素的分泌量出现了问题。身体会从食物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身体中不断的代谢会转化成葡萄糖,这些葡萄糖进入血液之后,血液会将这些葡萄糖传递给各个器官组织。

而这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时候会需要一把“钥匙”,这个钥匙就是胰岛素。没有胰岛素组织细胞就得不到这些能量物质。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突然变瘦的情况,身体中的糖分物质都随着尿液被排走了。除此之外,不良的睡眠习惯也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加重糖尿病的一些症状。

糖尿病是“睡”出来的?医生:不良的睡眠习惯,也许早就该纠正了

01睡懒觉

有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会在早上4点到9点之间达到峰值。因为人体这时的代谢水平会相对比较低。早上6点起床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时血糖也会慢慢趋于稳定的状态。

而经常睡懒觉的人会打破这种代谢规律,睡得太久会导致身体的四肢处于麻木僵硬的状态,不利于血液循环,血液回流的速度也会变得非常慢。大脑还会处于轻度缺氧的状态,所以有时候,人们睡得太久,起得太迟还会出现脑袋昏涨的感觉。血液流动减慢,身体的代谢慢,血糖很容易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

02经常熬夜

熬夜会加重身体的代谢负担,人们在熬夜的时候,大脑虽然是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但身体中的各个器官组织早已是疲惫不堪的状态了,这时代谢的速度自然会比较慢。而且内分泌也会出现失调的情况。胰岛素分泌的量也会大大降低。糖尿病出现的几率就会明显升高。

03开灯睡觉

生活中很多人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到夜晚的时候,胆子会变得比较小,不喜欢关灯睡觉,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开着灯睡觉的习惯。其实开灯睡觉会降低人们的睡眠质量。缩短深度睡眠的时间。有专家多年研究表示开灯睡觉不利于胰岛素的分泌,会降低它的敏感性,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04午睡过长

适当的午睡可以缓解大脑的疲劳感,但若是睡得太久的话会增加身体的运转负担。吃完饭之后,胃肠会从食物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若是不能积极转化成热量释放出去,就会转化成糖分和脂质堆积在身体里面。这时人们的血糖也会越来越高。长时间的午睡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人们的午睡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会增加各种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此外睡眠时间不规律也会导致人们出现代谢紊乱的情况,晚上最好能在10点之前就上床睡觉,早上七点左右起床会比较好。这样规律的作息可以让血糖变得更好控制。人们在睡觉前两个小时左右,不要摄入大量的食物,否则会增加胃肠的运转负担,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晚饭后适当的散散步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让糖分物质在身体中更好的代谢,对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是睡出来的医生不良的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