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组制定的统一标准,如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并同时发现空腹静脉血糖超过7.0mmol/L或任意时间的静脉血糖超过11.1mmol/L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所谓“准糖尿病”就是血糖不正常,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也就是说,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但还不能确诊为糖尿病。“准糖尿病”患者因未出现明显症状,所以虽已身处险境却浑然不知,更谈不上及时就诊了。
以下这五类人要警惕“准糖尿病”(IGT)
①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②合并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的病人
③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④分娩过巨大婴儿的母亲
⑤有过妊娠期血糖偏高或曾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者
⑥准糖尿病人(糖尿病前期)的确认指标:
糖耐量受损: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11.1mmol/L
空腹血糖受损:6.1mmol/L空腹血糖值〈7.0mmol/L
对于“准糖尿病”患者来讲,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最重要做到三点:少吃、多动,勤检查。
(1)少吃
经研究证实,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能够每天少吃半两饭就可能使糖尿病的危险性降低30%左右;
(2)多动
如果每天坚持活动半小时以上(如快步行走),跟不活动的人相比,从“准糖尿病”患者转化为糖尿病患者的危险性就会降低50—60%。通过避免肥胖增加运动量,就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3)勤检查
通过及时的检查尤其是发现处于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比如糖耐量受损,更好地检测血糖水平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以服用一定的药物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