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建
编辑/卢伊
一台摄像机前,刘思博拿起笔,在一份手术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次不是在片场拍戏,她决定做手术,切除十分之九的胃部,减肥。
手术前,刘思博曾是一名体重达到斤的特型演员。因为胖,她被导演选中,进入了影视行业。入行12年,她参演了0余部影视剧,所有的角色,都是因为胖而得到的。为了维持身材,她一个人就可以吃掉两只烤鸭,或是三四斤三文鱼。
过去,刘思博觉得胖从来都是劣势,只有做演员的时候,胖才会成为优势。摄像机前,她感受到舒服和快乐,每个人都在对她笑,她开始不介意让胖成为她的符号,给她带来自信、尊严,让她交到朋友。
但也因为胖,刘思博疾病缠身。她有“三高”,其中糖尿病令她左眼失明,不得不用义眼代替,病情若得不到控制,右眼也有可能会失明,并且肾也出现严重问题,差一点失去生命。
又一次坐在摄像机前,刘思博要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了。
做切胃手术后,刘思博瘦了很多,健康状况也好了不少(拍摄:李子建)
只有做演员的时候,胖才会成为优势
刘思博是误打误撞进入影视圈的,因为胖。
17岁时,她体重已达斤,在河北涿州老家读高中。第一次接触影视行业是在年的暑假,她的一个朋友报名应聘某剧组演员一职,约上刘思博陪她一起面试。然后经典桥段出现了:面试的人没有留下,陪朋友的人一眼被相中。
刘思博回忆,当时是某知名电视台的一档娱乐节目,为一位著名演员的小品节目搭戏,演对方的相亲对象。那名相亲对象要求体型较胖,而刘思博恰好适合。导演一眼相中她,认为这姑娘不错,娱乐圈里缺少这样胖的演员。
从来没有表演经验的刘思博,经指导老师手把手一句一句教,表演获得预期效果,现场导演、节目工作人员对她的表现很满意,鼓励她去学习专业表演。
刘思博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胖被选中。当时她已经报考河北一所师范类院校,遂又转报北京一所院校的表演系。
师范院校一年学杂费元,表演系则需2万余元,家人不同意,刘思博在家里哭,一定要学表演,坚定认为那是自己的前途。
进入影视行业前,刘思博认为胖胖的身材,为她带来的是一种羞辱的感觉。
她还记得,因为胖,父亲与她出门时,从来不和她走在一起,也不会与她一起上街,甚至不会带她出去聚餐。学校里,有的同学打她一下就跑,“叫我大胖子,因为我追不上他们。”
因为胖,亲戚都不怎么喜欢她,有人看到她,会说你不要像猪一样地挡在我面前。亲戚会嘲讽她,胖成这个样子,扫大街也没有人要你,去超市扛货也不会有人要你,收银员也不会要你。
从小到大,胖给刘思博带来的是深深的孤独感,甚至自己都会嫌弃自己胖。没有自信,自卑,“不可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值得别人交朋友。”
但年的暑假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摄像机前,刘思博没有受到讽刺、嘲笑,而是在表演中得到了尊重,这份尊重来自于曾让她感到自卑的胖。
在导演的肯定中,刘思博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肥胖的身材在其他地方从来都是劣势,只有做演员的时候,胖才会成为优势。她下定决心去学习表演。
面对哭泣的女儿,家里人拗不过,同意了,刘思博自此一脚踏入影视圈。
工作时的特型演员刘思博(受访者供图)从表演系毕业之后,刘思博陆续接到一些影视表演角色。影视行业里有很多特型演员,除了大众熟知的与伟人相像的演员外,还有身高超过2米或不到1米的演员,极瘦的演员,以及体重超出普通人的胖演员,刘思博就属于最后一种。导演选她,是因为胖的体型。她所有的角色,都是因为胖而得到的。
最胖时,刘思博的体重曾达到斤,综艺节目、影视剧选角等,她凭借胖身材获得了多个角色。选角时,其他人还在那里试戏,她见导演五分钟就能签订合同。其他演员、剧组工作人员、导演等,都对刘思博的胖赞赏有加,认为她胖得不招人讨厌,而是胖得好看。
刘思博坦言,在很多人看来,胖与脏、懒、身上有味道等等有关,对胖人有一种偏见。但成为演员后,以胖为特征的刘思博感受到的却是舒服、快乐,每个人都在对她笑,没有人用怪异的眼光看她,也没有了曾经的欺负和嘲讽,“我不介意胖成为我的符号,胖能让我快乐,交到朋友。”
有次因为失恋,刘思博心情不好,吃不下饭,瘦了几斤,拍戏时立即被导演发现了,问她怎么瘦了?并说她要是瘦下来,体型变化太大,之前拍摄完成的戏份就都接不上了。导演又喊剧组工作人员,让给刘思博加鸡腿,让她好好吃饭,千万别瘦了。
很多时候,为了符合角色,演员需要大幅减重或增重,刘思博也需要保持胖胖的身材。她对饮食没有禁忌,想吃什么吃什么,一人可以吃两只北京烤鸭。一次和朋友聚餐,她一个人吃了四斤三文鱼,吃完后和朋友聊天时,又吃了80只虾。
胖,让刘思博接到更多的角色,她在剧组里的地位也开始逐渐提高。
初入影视圈,刘思博接到一些小角色时,领的是一次性餐盒装的盒饭,与剧组几百人一起排队领便当。领到饭后,一个人在角落里吃。
成为主演后,刘思博拍戏时有了自己的凳子,凳子上写着她的名字。拍戏时常要等待,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凳子,她就不用像普通演员一样,到处找地方放置疲惫的身躯。
年,刘思博第一次有了代表着身份的主演专属凳子、专门送到手边的主演专属餐食,“当你的名字在特餐上标着的时候,演员这条路就算是站住了。”
那时的刘思博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胖会重新成为劣势,威胁到她的生命。而为了保命,她不得不切除十分之九的胃,告别肥胖。
作为特型演员的刘思博(受访者供图)因胖可能致盲,仍觉拍戏比什么都重要
察觉身体不适,是在年5月初,刘思博与助手来到广州,为其参演的一部电影做路演宣传。由于行程紧张,每天要与许多人见面,无法保障充分休息,第二天在酒店早起时,刘思博突然感觉头晕,闭上眼,再睁开眼时,左眼前像是有头发挡在前面,看东西全是黑色的线。
繁忙的工作,医院检查,刘思博拨通了一位熟悉的医生的电话,简单讲了一下症状,医生判断是眼底出血了,建议她先去药店买些云南白药,服用后先止血,要她工医院诊疗。
放下电话,刘思博让助手买来止血药,吃下去后,接着出门对接工作,“当时合同都已经签订了,工作约了很多人见面,医院。”
就这样拖到第三天,刘思博左眼看到的几根黑色的线,慢慢地变成了粉色的线,紧接着又变成红色的线。她以为这可能意味着症状转轻了,没想到是出血后凝固了,“有些害怕,但还是没感觉怎么样,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不会有什么大事。”
眼前看不清东西,处理工作、待人接物,尤其走路都会出现明显异常。刘思博对此声称只是身体有点不舒服,走路会有点慢。她生怕影响工作,不敢让别人看出有问题,“对于演员来说,能演出能拍戏,比什么都重要。”
影视行业工作节奏快,刘思博回忆,自入行以来,拍戏12年,没有过正常的作息,凌晨4点前没有睡过觉。尤其同时接拍多部影视剧时,更没有时间休息。
有一次,刘思博一个月同时在四个城市拍戏,这一部剧集拍摄完成,立即赶往下一个城市。飞机、火车、汽车,城市间的交通工具上的座位,成为刘思博闭上眼睛睡一会儿的场所。
因为久坐,她小腿肿了,一按一个大坑。但那时,她仍觉得没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死也要死在舞台上,“为了工作,几乎放弃了一切。”
后来在广州为电影宣传,刘思博白天跑通告,晚上约着同行谈工作,眼睛出现不适,仍要强撑住,不可以倒下,不想扫大家的兴。她以为自己只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发现没有用。
强撑着身体,从广州回到北京,医院,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是六期,右眼是五期,有可能双目失明。超出普通人正常范围的体重,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继而损伤了眼睛。
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可以保住视功能,但有可能保不住视力。简单来说,就是在眼睛前晃动手,可以模糊感知到,但无法看清这只晃动的手有几根手指。刘思博有些害怕,也不太相信,医院,结果拿到同样的诊疗判断。
刘思博这下信了,但她请求医生保密,不要将病情告诉其他人。她当时还想做演员,但没人会去找一个病人工作,眼睛会不会失明,并不在她考虑的范围。“在我的生命中,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旅行,没有休息,只要在戏上,甚至朋友结婚也可以不去。”
只有在剧组里,刘思博才感觉到大家是爱她的。拍摄的日子里,摄像机动起来,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