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往往是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大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周围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微血管壁内PAS阳性物质沉积于内膜下,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常见于视网膜、肾、心肌、横纹肌、神经及皮肤等组织,引起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心肌病变等,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另外,25%~44%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按病理可分为结节型、弥漫型和渗出型三种;肝可见脂肪沉积和变性等病理变化;神经病变可出现“气球”样变,末梢神经纤维轴突变性,线粒体嵴断裂。
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足畸形及足部缺血导致的疼痛、行走困难等,常合并感染、溃疡、坏痘乃至截肢等。早期表现为皮肤温度低、疼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症状,感觉麻木、迟钟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晚期足部出现肌肉,骨组织的坏死,如骨髓炎、工性或湿性坏疽等
按Wagner分级可分为以下6级
0级:高危足,但足部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如溃疡、坏死等
1级:足部皮肤有开放性病灶,如水或血泡破裂、浅表溃疡等,但尚未波及肌肉等组织.。2级:感染病灶已深入肌肉组织,但肌健韧带尚无破坏
3级:肌健韧带组织破坏,深部脓肿,骨髓炎或者死骨形成
4级:约1/3以下的部分足或趾发生湿性或干性坏疽或坏死。5级:足的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湿性或干性坏疽,需要截肢
下面分享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临床经验方
9.9元买不了一份快餐,却能给你带来长期健康,解锁看完整版,9.9元不仅解锁本篇,并且解锁完糖尿病专栏的20余篇,全方位分析糖尿病的治疗与预防,每篇不足0.5元,收藏好,以免找不到,后续还会不继更新,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帮助他人的同时还可以获得50%的佣金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