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风偏瘫的诱发因素
TUhjnbcbe - 2024/5/6 1:22:00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致使血液在短时间内流入脑组织或脑动脉,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突然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走路不稳等,甚至完全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中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突发头晕头痛、头重脚轻或头晕眼花(可有眩晕)、语言不利(说话不清楚)、半身麻木,有时甚至出现瘫痪。那么什么可能会引起中风呢?

1.脑血管疾病本身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中风偏瘫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脑出血、动脉瘤、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原因所致的脑中风中,大约有80%~90%的病人可直接或间接死于脑卒中。因此,了解脑血管疾病本身是否引起瘫痪的发生与其严重程度有关。脑血管疾病本身可使脑血流减少(如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灌注减少(如缺血性与出血性脑血管病),最终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瘫痪,如果比较担心的话,可以试试徐州市宝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动脉硬化监测系统。在脑中风病人中,约有1/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瘤及出血性颅内病变,这些病理改变都可使局部缺血或缺氧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从而使病人发生瘫痪。此外,由于动脉瘤及出血处均为脑室系统的一部分,因而其发病部位也多在其附近血管中。因此,应特别注意动脉瘤及出血处周围血管的病变程度及其与脑中风发病部位关系。

2.脑出血

脑出血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史的30%~40%。临床上以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甚至昏迷为特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急性期多无明显症状,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脑水肿、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有意识障碍和昏迷,此时若及时进行抢救,多数能恢复。重症病人发生脑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就会危及生命。对此病的治疗应以控制血压和降低颅内压为主要目标。

一般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出血程度及血管活性药物注射等。

3.颅外外伤

这是最常见的中风并发症,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70%。颅外创伤也是脑出血和脑梗塞病人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颅底旁、颅底动脉或蛛网膜下腔等部位的损伤,如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受挤压,导致缺血性卒中,如大脑中动脉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此外,外伤还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综合征,而发生缺血性中风。此外,颅角及颅骨骨折也可引起脑脊液中毒。

一旦发生脑部损伤医院治疗,否则将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更长时间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留下终生残疾。

4.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是目前脑卒中病人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增高,使中枢神经系统内葡萄糖供应不足,致使脑细胞坏死。因此,长期糖尿病的病人发生脑卒中后,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胰岛素抵抗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胰岛素增高,引起脑细胞低灌注、缺氧而发生偏瘫或者死亡。有研究认为高血糖可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损害脑细胞的血脑屏障功能;而胰岛素抵抗则可使脑组织缺氧加重,继而引起瘫痪和死亡。因此应积极治疗。糖尿病病人早期控制血糖对预防中风有重要意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风偏瘫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