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医治疗原则
1、对因治疗
①血糖控制:细胞内过多的葡萄糖会激活细胞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葡萄糖的通路,因此长期的高血糖导致包括DPN在内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积极严格地控制高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和治疗DPN的最重要措施。开始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
②神经修复:DPN的神经损伤通常伴有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突变性。主要通过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以及磷脂的合成,刺激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修复。常用药如甲钴胺、生长因子等。
③抗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机体在高糖、缺血缺氧等损伤因素的作用下,体内产生的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过多或清除减少导致的组织损伤。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增加神经Na+-K+-ATP酶活性,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常用药如硫辛酸等。
④改善微循环:周围神经血流减少是导致DPN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循环,提高神经细胞的血氧供应,可有效改善DPN的临床症状。常用药如前列腺素E1、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己酮可可碱、胰激肽原酶、钙拮抗剂和活血化瘀类中药等。
⑤改善代谢紊乱: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糖基化产物、蛋白激酶C、氨基己糖通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发挥作用。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等。
⑥其他:如神经营养,包括神经营养因子、肌醇、神经节苷酯和亚麻酸等。
2、对症治疗
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有:抗惊厥药(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抗忧郁药物(度洛西汀、阿米替林、丙米嗪、西肽普兰等)、阿片类药物(曲马多和羟考酮)和辣椒素(capsaicin)等。
二、中成药用药方案
1、基本原则
活血化瘀之法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始终。
2、辨病论治(如表):
专门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成药3、分证论治(如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证论治以下内容为上表内容的详解,重点强调同病同证情况下不同中成药选用区别。
(1)瘀血阻络证
手足麻木,肢体刺痛。
手足麻木,肢体刺痛,疼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杏灵颗粒、血塞通(如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阻络证中成药(2)、气虚血瘀证
手足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气短乏力,神疲倦怠。
手足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益气活血。
糖脉康胶囊(颗粒、片)、脑心通、通心络胶囊、参芪降糖颗粒(胶囊、片)、津力达颗粒、通脉降糖胶囊(如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中成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中成药(3)、阳虚寒凝证
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下肢为著;乏力懒言,神疲倦怠,畏寒怕冷。
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乏力懒言,神疲倦怠,畏寒怕冷,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滑,脉沉紧。
健脾温阳,活血通络。
刺五加片(如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寒凝证的中成药(4)、阴虚血瘀证
腿足挛急,肢体麻木,或肢体灼热;口干少饮,多有便秘。
腿足挛急,肢体麻木,酸胀疼痛,或肢体灼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少饮,多有便秘,舌质嫩红或暗红,苔花剥少津,脉细数或细涩。
滋阴活血。
蒲参胶囊(如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阴虚血瘀证的中成药(5)、痰瘀阻络证
麻木不仁,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
麻木不仁,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
化痰活血。
天丹通络胶囊(如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中成药(6)、肝肾亏虚证
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腰膝酸软。
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甚者痿废不用,腰膝酸软,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滋阴补肾。
六味地黄胶囊(丸、颗粒)(如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肝肾亏虚证的中成药另外,中药注射液也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但由于安全性的问题,我们未记述。
4、预后
预后一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因丧失痛温觉及微循环改变可导致各类外伤及糖尿病足等。应积极早期干预以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