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能仍属正常,而且并无任何明显症状。然而,一个异常表现可能会浮现,你猜到是什么了吗?
如果你能正确回答,恭喜你,你对糖尿病的了解已经领先了绝大多数患者!
这一信号就是——胰岛素高峰分泌延迟。实际上,在这个阶段,并非一无所觉,只是症状相对不够典型,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通常最常见的症状是“餐前低血糖反应”:在进餐时间即将来临时,你可能会感到强烈的饥饿,甚至会出现心慌、出汗和手颤的情况,而通过摄入一些甜食很快就能获得缓解。
然而,要注意的是,当出现“餐前低血糖反应”的时候,血糖水平未必会下降。有些人会留意到这些症状,并考虑进行血糖检测,但当发现血糖水平正常时,便轻视了症状,以为只是简单的饥饿感引起的,而忽略了背后的潜在问题。
直到慢慢血糖升高以后,可能才会反应过来那些症状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糖尿病早期出现的症状不典型,测出来的血糖也正常,那么应该如何知道是不是上面这种情况呢?
方法肯定有!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可能建议您进行一项检查——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是什么?
简而言之,它是一个小型试验,旨在评估您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
实验步骤如下:
在早上7~9点空腹休息15分钟后进行抽血。接着将75克葡萄糖溶解于毫升水中,并在5分钟内饮用完毕。随后在30、60、和分钟时分别进行岛素检测,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
正常人的空腹胰岛素浓度通常在5-20单位之间。进食后,血糖水平会上升,随之胰岛素分泌也会增加。
30-60分钟后,两者同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3-4小时内恢复到空腹水平。
通过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到,被检测者的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升高之间存在不同步的情况: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1小时,而胰岛素分泌高峰却延迟到了餐后2小时。
在大量胰岛素延迟分泌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下一餐前出现饥饿、心慌、手抖等低在“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的阶段,如果及时应对,是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病情发展的。
主要应对措施是生活方式干预:
在饮食方面,选择低GI(饱和指数)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豆类,可以有助于平稳血糖水平,并减少胰岛素分泌高峰的延迟。
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度,促进胰岛素的更有效利用,减少高峰分泌的影响。
分餐进食,避免大餐和暴饮暴食,有助于避免对胰岛素分泌产生过大压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减轻压力、控制体重等,可以帮助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助于维持胰岛素分泌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