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糖尿病该怎么吃能吃什么想吃又不能吃怎么办
TUhjnbcbe - 2025/3/28 19:34:00

“医生,我刚诊断出有糖尿病,是不是不能吃主食了?你可以告诉我什么食物可以吃?什么食物不可以吃吗?”

这是刚患糖尿病的患者最常问的问题,往往他们对糖尿病带有一种未知的恐惧,但又对糖尿病的知识有一些了解,知道糖尿病吃了碳水化合物就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了会对身体有不良影响,最后导致各种可怕的并发症;但如果不吃主食又经常会饿,还可能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还有,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了?

那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究竟该怎么吃?遇到和饮食有关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了解认识一下糖尿病饮食的相关问题。

这是一般的糖尿病患者最常在诊间问的问题,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究竟该怎么吃呢?难道真的不能吃白饭?水果只能敬而远之?每天都会遇到的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接下来将带着糖友一起认识糖尿病饮食原则。

其实,只要营养均衡,糖尿病什么都可以吃?

糖尿病可以吃什么?是很多糖友经常要考虑的问题,因为糖尿病和人们的饮食密切相关,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只要营养均衡,糖尿病什么都可以吃!事实上,内分泌专科的医生也不会完全禁止或者剥夺患者对某些食物的摄取,说实话,食欲是人的本能,吃的快乐是人们最简单最直接的乐趣之一,但如何健康的吃确实是一门大学问。对于糖尿病的饮食,由于以前认知的局限,不少患者甚至有些医护人员对饮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效果有限,反而是正常的均衡饮食,控制好总的摄取量,再配合运动及用药,一样能够有效控糖。

那么均衡饮食都是哪些呢?均衡的饮食主要包含六大类食物:蔬菜类、水果类、全谷根茎类、豆鱼肉蛋类、低脂乳品类、油脂与坚果种子类,这每一类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不同,只有将每一类食物都广泛摄取了,才能达到营养均衡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水果、全谷食物、乳制品是具有糖分的食物,有可能影响到血糖的变化,所以在摄取这三类食物的时候应该注意份量,避免一次性摄入太多引发血糖的大幅波动。糖尿病并非什么都不能吃,只要自己学习了解所吃的食物,避免血糖坐过山车的情况,就能吃的健康。

哪些因素会影响升糖指数?糖尿病可以吃淀粉吗?适合的有哪些?

有人问糖尿病既然什么都可以吃,那么淀粉类食物可以吃吗?其实淀粉主要存在于六大类食物中的全谷根茎类食物,对于这类食物其实不光糖尿病患者会害怕吃,减肥的人群也是避之不及,因为吃这类食物血糖会升高,体重也会增加。但实际上只要摄取合适的份量,淀粉类的食物还是可以正常吃的。

稳定血糖,选择升糖指数低的淀粉作为主食

什么是升糖指数呢?升糖指数英文简写是GI(Glycemicindex),这是用来衡量糖类对人体血糖的影响的,原理是食物进入人体后,通过消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会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这就是我们说的血糖水平。不同的食物对于变成葡萄糖被吸收的速度是不同的,过程也有区别,这就形成了升糖指数。也就是说,升糖指数越低的食物,血糖升高就越少越慢,更容易让人维持血糖的稳定。

此外,升糖越低高的食物导致血糖升高、下降速度都快,容易让人产生饥饿感,不知不觉就会摄入过多的糖分。

哪些因素会影响食物的升糖指数?

一般来讲有5个原因会影响到食物的升糖指数:

1、淀粉的类型: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的升糖指数更低。

2、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越高,升糖指数越低。

3、酸含量:酸会让胃的排空减缓,食物进入肠道时间变长,因此也能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水果上,比如酸性的柚子比西瓜升糖指数就低。

4、食物加工程度:食物加工的越精细,越容易消化,升糖指数越高。比如白面和全谷物食物相比,白面升糖指数较高。

5、烹调方法:烹调的方法和时间不同,对食物的软化程度不同,比如熬粥和做汤相比,同样加入小米,米粥的升糖指数要大于米汤。

当然,食物的摄取量也是会影响到血糖水平的,即便是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摄入太多了也会导致血糖大幅升高的。

四类淀粉食物适合糖尿病,如何选择?

根据以上的了解,我们能明白,应该摄取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淀粉类的食物也是如此。相比来看,米饭、面包、面条都属于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而且纤维素含量比较低,因此普遍升糖指数较高;而没有精加工的全谷类食物富含多种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也比较全面,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其中有四类淀粉食物最合适:

第一类:糙米

这是最常见,大家接受度也最高的一种淀粉,糙米是谷物脱壳后加工的产物,保留了较多的其他成分,比如皮层、胚芽等等,这些外部的成分富含营养,还有较多的纤维素,从而减缓血糖升高,相对于精制淀粉来说,糙米的升糖指数较低。

第二类:藜麦

这是一种优质淀粉食物,富含蛋白质,有15%以上的油脂蛋白,并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纤维素,是减肥者最喜欢的主食之一,同样适合于糖尿病患者。

第三类:燕麦

燕麦是较早被用于糖尿病的主食之一,其脂肪含量在淀粉中较高,其中包括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亚麻油酸和次亚麻油酸等,并且含有多种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E、B1、B2与叶酸等,燕麦一般用于早餐,搭配牛奶营养丰富。

第四类:薏仁

薏苡仁同样富含纤维素,并且也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它还是常用于祛湿的重要成分,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利尿消肿,还有一定的减肥效果。当然选择薏苡仁也最好选择未进行精加工的,也有助于缓解血糖快速升高。

对于以上四类主食,糖尿病患者可以按量选择摄取,最好可以四种混合摄取,做成五谷饭,可以起到营养补充的作用,一顿主食摄入较多的营养成分,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烹饪的时长和方式,以及进食顺序,这样能够进一步控制血糖的波动。

此外,肾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在摄入这些主食时要注意,因为没有精加工的主食中磷含量较高,可能会对肾有一定的损害,应该提前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糖尿病饮食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维持正常的体重,如果体重过重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根据研究发现如果减轻体重的5-10%,能够有效的缓解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病情有帮助。

饮食要定时定量,要控制每日所吃的食物份量,热量尽量不要超标,养成定时定量饮食习惯。

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尤其是主食类,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比如全谷类食物、糙米燕麦,豆类,蔬菜等等。

减少食用精致糖类的食品,比如砂糖、糖果、蜂蜜、果汁、糕点,以及一些加入大量糖分的药物。

控制盐分摄取,按标准每个成年人,钠摄取量应限制在每天毫克以内,相当于6克的盐,所以平时外卖、购物要注意含较多盐分的食物,如果必须吃可以用水过一下再食用。

减少食用油炸类的食品,或者油脂较多的食物,这类食物在日常里比如有禽类的皮,烤肉等等。

尽量减少或者不喝酒,每天应该摄入白水在ml左右。

先吃蔬菜很重要,正确的饮食顺序能够有效降血糖

了解了糖尿病的饮食原则,还要注意正确的饮食顺序,因为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也是有效控糖的手段。而正确用餐的顺序,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先吃蔬菜!

先吃蔬菜,最后再吃饭

正确用餐顺序就是这么样的简单。但神奇的是,这样简单地改变用餐顺序,就能抑制饭后血糖值的上升,也能减少饭后胰岛素的分泌。这可能是因为蔬菜类的膳食纤维能抑制糖类吸收,进而抑制血糖值上升的效果。

我们再说得详细一点:

1、先吃蔬菜类的食物

首先进食蔬菜,进食量不一般没有要求,但最少应该超过两个拳头大小的。蔬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化素和膳食纤维,如果没有特意准备蔬菜,可以考虑先吃两个西红柿,一根黄瓜,或者喝一杯蔬菜汁也都可以的。

2、其次,吃蛋白质类

蛋白质类包括瘦肉类、海鲜类、豆类、奶类和蛋类,这些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都可以进食,不过不要太单一就好。

3、最后吃主食类,最好是我们前面说的全谷根茎类食物,如果选择淀粉,可以考虑我们上面说的四类食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主食类的食物最好每顿控制量,在-克即可,也就是2-3两饭,如果需要控制进食量,晚餐不吃主食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蔬菜和主食的间隔尽量保持在5-10的间隔,所以这个过程中需要大家细嚼慢咽。

还有一些小技巧,如果出去聚会需要喝一点酒的话,建议在摄入肉类和蛋白质的时候饮用,这样不会对血糖有较大的改变;水果可以在饭后吃一点,但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比如苹果等等,同样也可以饭后吃一些零食,不过零食最好以不含糖分的坚果为主。

针对进食顺序对血糖影响,有关的两个研究结果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进食顺序真的这么神奇吗?其实,针对于进食顺序对血糖的影响,有不少研究已经证实了。比如有团队针对几十名糖尿病患者和几十名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给这些人佩戴连续血糖监测仪,监测了3天左右的血糖变化,交叉测试先吃蔬菜最后吃饭或先吃饭最后吃蔬菜的影响。结果是不管对糖尿病患或血糖正常的人,餐后的血糖都有显著的下降,特别是午餐和晚餐后的血糖值。

而其他的长期研究也证实,进食顺序对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有效,这个研究有名糖尿病患者,本身对饮食没有任何控制,其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控制在8%左右,其中69人接受正确用餐顺序,32人接受饮食控制,两组患者每个月都会接受营养师的指导。跟踪两年后,比较两组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发现,接受正确用餐顺序一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从8.3%下降到6.8%,而另一组由平均8.2%下降到7.3%。

所以,研究结果说明,选择对的用餐顺序,比较传统的食物控制,降血糖的效果更好,而且患者的接受度也比较高,糖尿病患者值得尝试。

想吃又不能吃的时候该怎么办?

上面说了很多糖尿病饮食相关的问题,但其实很多人还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嘴馋,因为糖尿病患者都会被要求控制饮食,但往往长期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嘴馋了想吃东西控制不住就会让血糖偏高,这个难题该怎么解决?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自己的饮食和习惯,会发现食物不仅是用来解饿的,也和我们的情绪有较大的关系。比如婴儿一哭就会被喂奶,然后就不会哭了;成年了心情不好,逛街少不了吃各种零食;过年过节大家总要聚餐大吃一顿等等,其实人们是习惯用美食来满足自己的情绪需要的,这样就让人产生了一种依赖,情绪不好或者情绪激动都要用饮食来抚慰或者犒劳。所以,有心理学家认为,控制饮食习惯,首先要搞定被食物控制的情绪。

那怎么做呢?

第一点要多留意自己饮食的行为,找到引发自己食欲的原因,比如自己喜欢去冰箱找零食,那么就在冰箱贴上留一张字条:你确定要吃零食吗?相信就可能打消自己的一部分食欲。

第二点找出饮食和情绪的关联,这就是找到哪些情绪会引发自己不自觉的进食,并且把这些情绪记录下来,下次尝试避免。

第三点有食欲时,要找到情绪的疏泄口,比如给自己找找情绪不佳的原因,该如何解决?或者询问朋友的建议;避免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找到其他缓解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等等。

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结合我们上面谈到的饮食原则和饮食顺序,相信改善血糖,维护健康并不是难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该怎么吃能吃什么想吃又不能吃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