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关公陆树铭突发猝死去世,年仅66岁
TUhjnbcbe - 2025/6/6 18:17:00

“关公”扮演者陆树铭于年11月1日因心梗突发去世,享年66岁。当年,陆树铭因为成功诠释了忠肝义胆的关羽红遍了演艺圈,他扮演的关羽都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角色。年仅66岁就早逝,实在令人惋惜。我们到底怎样才能预防住心梗?怎样才能让这种心源性猝死不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的医生提出预防心梗的措施是早发现胸闷胸痛、后背痛等早期症状,医院就医。早一点发现,多一份生存的希望。有的医生则提出让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心梗的发生。这些医生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要提出心梗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往往在1小时内死亡,很多病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前驱症状,这些方法未必有机会使用,我们有没有更好的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方法?

什么是猝死?猝死就是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在我国,每年就有54.4万人死于猝死,相当于平均每分钟一个人。85%是心血管问题。猝死事发突然,对日常生活冲击力极大。一个人昨天还好端端的,谈笑风生,今天可能突然就没了。让身边的亲戚朋友都难以接受,更有可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灭顶之灾。

这样的猝死可以预防吗?好消息是,绝大部分情况可以,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心脏储备。心脏储备就是指心脏因身体的需要而增加射血的能力,也称作心力储备。我们可以把心脏储备理解成类似我们房屋的备用电源。当心梗发生,我们的一部分心肌细胞丧失功能是,只要我们的心脏储备够强,我们另一部分心肌细胞会维持我们心脏正常的运转,从而避免因为心梗而猝死。这就象是突然停电了,但我们的房子有备用电源,房子里面的电器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一样。

但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心脏储备也完全不同。在心血管疾病不知不觉的发展中,一个人的心血管储备就会接近坍塌。这时再加上一点突发事件,这个人很有可能就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猝死是心血管储备坍塌导致的。所以预防猝死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自己的心脏储备。

在临床上评价心脏储备功能的指标叫心肺适能。它指的是我们身体从大气中摄取氧气并传输到骨骼肌,用于身体运动的综合能力。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通过一项超过75万人的分析发现,心肺适能每提高1个代谢当量,死亡风险就降低14%,如果心肺适能能达到14个代谢当量,死亡风险最低,降低约76%。简而言之,提高心肺适能是一项比我们吃阿司匹林、他汀、植入心脏支架更为有效的措施,心肺适能已经被美国医学界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而提高心肺适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科学的运动。

我讲的是科学运动,既不是散步也不是马拉松。科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我们可以先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对不同的人群的心肺适能状况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提高他们的心肺适能,降低他们猝死的风险,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身体素质,拥有有尊严、高质量的老年人生。

总之,科学运动提高心肺适能、提高自己的心脏储备能力就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方法,他比吃药更有效,不需要花一分钱,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朋友们,请每周给自己分钟去跑步吧,生命源于运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公陆树铭突发猝死去世,年仅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