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更有大量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这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过糖尿病这一类慢性病的有效治疗和控制,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患者的自律和自我健康管理。为此,我们特别邀请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糖尿病中心主任医师许樟荣教授做客《养生大讲堂》,推出系列讲座《糖尿病的自我健康管理》,接下来就请大家收听这个系列讲座的第13集《刮擦伤,小问题大灾难,说说糖尿病并发感染问题》。
专家档案:
许樟荣,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糖尿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兼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顾问、亚洲糖尿病学会监事;《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等11种期刊编委和《糖尿病之友》杂志主编、《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全科医学》副主编。曾任国家卫生部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内分泌学会委员兼糖尿病学组副组长、《Diabetes,ObesityandMetabolism》编委。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多个奖项。发表论文余篇,主编(译)、参编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参考书29部。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音频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养生大讲堂》(庄丽主持)
每周四、周五4:00——4:30播出
对糖尿病病人而言刮擦伤为何成为灾难?
第一、糖尿病神经病变-感觉迟钝。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一方面表现为对感觉(如冷、热、痛)迟钝,易导致受伤,如泡脚时对热水感知不敏感引起的烫伤。另一方面表现为神经营养作用差,如神经病变致使下肢或足部的汗液分泌减少而导致的皮肤干燥开裂损伤。
第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修复能力减弱。当糖尿病患者合并血管病变时,供血状况和营养状况变差,损伤时的修复也就会变差;而且特别容易感染且一旦感染,后果严重。
第三、生长因子被糖化。组织的损害后需要一些生长因子促进创面的愈合,生长因子是一种蛋白质,高血糖使生长因子与糖结合,被糖化,致生长因子作用下降,从而使创面不易愈合。
第四、防御能力下降。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可以引起人的抵抗力下降。人的抵抗力有几方面组成,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医院就诊时,医生会开化验查白细胞怎么样,我们称白细胞为细胞免疫,它是人体的一道防线,当人体受细菌入侵引起感染时,白细胞会像战士一样和细菌做斗争,清除细菌。糖尿病患者严重高血糖时,白细胞功能受抑制,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且不易愈合;体液免疫抗体是由蛋白质组成,而高血糖会导致抗体蛋白受损,以使身体防御能力下降。
第五、感染与高血糖互为“帮凶”。一方面发生严重感染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多种引起高血糖的应激激素,代谢增加,加重高血糖;另一方面高血糖使身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易引起严重感染,甚至死亡。
别轻敌,皮肤感染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足病的导火索
第一、正常人脚受伤时马上就会感觉出来并进行处理,也不容易引起严重感染。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并发神经病变,感觉迟钝甚至消失,身体“警报系统”失灵,当脚发生创伤时,不能及时察觉出来,延误就医,导致严重事件的发生。第二、高血糖患者身体创伤修复能力、抗感染能力均较差,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及加重。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