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Neurosurgery.Sep;11Suppl3:-45;discussion-6.doi:10./NEU..
翻译::于洪伟哈尔滨医院
摘要翻译:
背景:经鼻内镜手术越来越多的用于处理侵犯视神经管(OC)的鞍上病变,因此有必要更好的研究经鼻入路中的视神经管(OC)。
目的:经颅入路识别骨性视神经管,研究其与经鼻入路蝶骨关键解剖标志的关系。我们还旨在确定和描述经鼻内镜安全打开镰状韧带和视神经管内(视神经周围)硬膜的技术。
方法:10例新鲜硅胶灌注尸头标本,内镜下行经鞍结节/蝶骨平台入路解剖,然后进行两骨瓣法眶颧骨开颅术以确定20侧视神经管(OC)。经鼻内镜完成°神经管(OC)减压术后,在蝶鞍处切开硬膜并继续向上切开上海绵间窦。随后硬膜切口向前外侧延伸打开视交叉沟、蝶鞍唇部(libmus)和蝶骨平台的硬膜。
结果:经鼻内镜下,骨性视神经管(OC)的长度约为6mm,相当于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LOCR)的前后长度。眼动脉自床突上段颈内动脉的发出点距离骨性视神经管(OC)内口约2.5mm处。经颅对经鼻硬膜切口研究证实了该方法切断了镰状韧带的内侧部分并显露了视神经孔前段(preforaminal)视神经。
结论: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OCR)可以用于区分镰状韧带覆盖的视神经管前段(preforaminal)和骨性视神经管包绕的视神经管内段视神经。这有助于术前确定神经管(OC)减压和硬膜打开范围。经鼻进行视神经充分减压和镰状韧带的切开是可行的。
精彩图表
手术视频
原文附有Figure7所示病例手术视频,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欣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