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孩子平衡感差,姿势动作发展迟缓,例如坐,爬,走的发展比别的孩子慢,低肌肉张力,容易疲累,容易晕车晕机,不喜欢荡秋千,不爱搭电扶梯,不爱爬高,又或者对高处毫不害怕,动个不停,极度喜欢转圈圈或摇晃,动作笨拙,不容易维持平衡,动作不协调,辨认方向有困难,空间知觉差等状况,这都有可能是孩子出现前庭神经系统失调的问题。以下对各种前庭神经系统失调的状况加以说明。
一,前庭神经过度敏感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不喜欢荡秋千,过分小心谨慎的溜滑梯
动作较慢,过度谨慎,不敢尝试新事物,喜欢静态的游戏或活动
不喜欢搭乘电扶梯或电梯
时常要求大人保护他(例如:扶他,牵他,抱他)
在些微的摇晃,旋转的游戏或翻跟斗后容易头晕,想吐
二,前庭神经过度不敏感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动个不停,坐不住
时常不停的跑跳,摇晃身体或头
非常喜欢在沙发上跳,坐摇椅,坐转转椅或倒立
非常喜欢快速旋转的游乐器材,例如:咖啡杯,云霄飞车
转圈圈很久,很多次都不会头晕
荡秋千常常荡很高,荡很久才肯停下来
三,重力不安全感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害怕跌倒
怕高,怕走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
害怕两脚离地,例如:两脚同时跳起来,荡秋千时双脚离地
害怕头向后倾或是倾斜的状态,例如:洗头时头向后倾和害怕倒立
害怕上下楼梯,需紧抓扶手才感到安全
为了保护自己,常极力控制他人或要求大人照着他的意思做
四,肌肉张力低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全身松软,松垮
四肢软趴趴,例如:帮他穿衣服就像拉起他四肢的感觉
喜欢趴在桌上或蜷缩在椅子内,喜欢躺着而不喜欢挺直身体,常用手撑着头
趴在地上时无法同时抬起头,手臂和双腿
时常以“W”姿势坐在地上(不是双脚朝内的盘腿坐,而是双脚朝外的坐姿,因为这姿势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更稳定)
手抓握物品力气不够,例如握笔,拿剪刀,汤匙或握门把时常抓握不住
紧紧用手抓握物品(为了补偿手指松软的不足)
时常跌倒
运动或出游时容易疲累
排便困难,经常便秘或尿裤子
五,平衡感,运动协调差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走楼梯,单脚跳,跳远,跳高,骑单车等不易保持平衡
动作笨拙,不协调
六,身体两侧动作协调有困难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婴儿期不爬行或爬姿不对称协调
大肌肉动作发展差,常常碰撞到物品或跌倒,在游戏时动作笨拙
精细动作技巧发展差,例如:握笔,拿汤匙等
同时使用双手或双脚的动作协调差,例如:投接球,开合跳
当双手或双脚做不同动作时,协调配合度差,例如:剪纸时一手拿纸一手使用剪刀,单脚站着踢球等
双手交替动作不平顺,例如:打鼓时双手配合节奏交替敲击鼓面有困难
4~5岁尚未发展出优势手,画图时左右手交替使用
手不做过中线的动作,画一横线时在过程中会换手画
七,听觉处理和语言功能差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听不出声音音源
无法正确区辩声母韵母的差异,以致常常听错
听老师的指令时常要求老师再说一次,对于理解指令有困难
常听错指令
记不得听到的话
聆听别人说话常常容易被别的声音干扰而分心
常被突然太大的声音或高音频的声调惊吓
回答问题时常先注视问话的人(视觉的补偿作用)因为不确定自己回答的是否对题
常说不出自己想说的话或写不出自己的想法
和他人用语言沟通时容易离题,例如:别人正在谈篮球,他却说到吃点心
11.回应别人的问话有困难
12.修正自己所说的话有困难
13.说话时用词简单,句子简短或文法不对
14.阅读困难
15.唱歌容易走音
16.说话口齿不清
八,视觉、空间知觉处理功能差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左右方向容易混淆,方向感差、走错方向
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概念不佳
空间相对位置判断不良,例如:经常撞到家具、踩阶梯踩不到
玩拼图、搭积木等有困难
写字容易将字的大小、字与字的间距或部件、部首的间距写的不一致
在图片、符号、文字或物品之间找出相同或不同的部分有困难
阅读、写字时容易漏字或跳行
写数学列式,数字及符号排列不整齐
抄写黑板上的内容时,常出现眼睛看完黑板,低头抄写再回头找黑板上的字时,眼球重新搜寻定位的效率不足,抄写的很慢
追视移动的对象有困难。例如追视乒乓球的移位
11.写字倒反,b和d、saw和was,又如写“明”这个字,会把“日”跟“月”左右颠倒或阅读时反读
12.阅读困难,无法理解看过的字句;无法“可视化”看到的文字或图片,也就是在脑中无法出现实际图像
13.阅读时会侧着头
14.斜视或遮住一只眼睛阅读
15.抱怨看东西时会出现两个影像
16.写功课容易疲累
17.逃避动态的团体活动(不喜欢上体育课)
18.周围的人跑来跑去会让他不开心或忍受不了(处理不来过多的视觉信息)九,情绪不安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自尊心低
2.挫折忍受度低,做活动常常轻易放弃
3.不愿尝试新的活动(动作计划能力不佳)
4.受不了有压力的状况
5.交朋友有困难
6.逃避和他人互动的情境(容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响应他人语言或是动作的邀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