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离你究竟有多近
TUhjnbcbe - 2021/2/14 7:40:00

糖尿病因其发病率高,产生并发症多且病情重,被称为人类的“三大杀手”之一。据统计,年我国就有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会影响血管、神经、眼睛、皮肤等各个组织器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可以说,糖尿病的真正恐怖之处在于它的并发症。那么,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呢?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7类

1、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虹膜炎、白内障等视网膜病变,出现视力模糊、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等症状。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一旦发现,常常就已经是中晚期,患者会出现肾炎、肾衰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尿*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3、糖尿病足

因糖尿病病人末梢神经病变,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引发的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症状,统称为糖尿病足。

4、糖尿病性心血管病

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5、糖尿病性胃肠神经病变

高血糖在体内形成的代谢产物,损伤管理胃肠的神经,再加上体内激素紊乱,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产生糖尿病性胃肠神经病变。患者会出现便秘、腹泻及便秘腹泻等症状。

6、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

7、糖尿病脑血管病

包括脑动脉硬化、脑出血、脑血栓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高危人群”有哪些

1、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控制得不够好,与并发症发生直接相关。

2、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病程短于五年的患者或青少年患者,一般极少出现并发症。但随着病程加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

3、吸烟。研究发现,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比不吸烟者有更大的可能发生并发症,其疾病进展速度也远快于不吸烟者。

4、高血压、高血脂。合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5、肥胖。严重肥胖的患者更易出现大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重在防筛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在于预防,预防的重要手段是通过筛查。下面用一张表告诉你如何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

检查项目

Ⅰ型糖尿病检查频率

Ⅱ型糖尿病检查频率

血压

每3~6个月

每3~6个月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每3~4个月

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每年1~2次

实验室血糖检查

用于和家用血糖仪结果进行对比、检测血糖仪的准确性,每3~6个月

用于和家用血糖仪结果进行对比、检测血糖仪的准确性,每3~4个月

甲状腺功能检查

每2年1次;若发现甲状腺抗体阳性,需要每年检查1次

/

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确诊后3~6个月1次,若结果正常,进入青春期后再查1次

每年至少1次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白蛋白测定、随机尿测定肌酐比例

确诊3至5年后检查1次,进入青春期后需每年复查1次

进入青春期后需每年复查至少1次

眼科检查(筛查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确诊3至5年后检查1次,进入青春期后需每年复查1次

确诊后尽快接受首次检查,之后每1~2年检查一次,15岁后每年复查1次

牙科检查

每6个月

每6个月

灵儿提示:糖尿病治疗包括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每个步骤都不能偏废。根据上表,如果查到了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就得采取措施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或至少延缓疾病进展。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离你究竟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