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及临床诊断
以感觉神经轴索受累为主,通常远端起病,表现为长度依赖性,即“手套袜套样”改变,但是在攻击感觉神经的时候,也有“大纤维”和“小纤维”的区别。
1.大纤维受累:位置觉、震动觉、踝反射减弱或缺失,但是痛温觉、针刺觉是好的
2.小纤维受累:痛温觉、针刺觉减弱或缺失,位置觉、震动觉、踝反射存在。
3.当然,除了这些阴性体征外,还可以有一些阳性体征,比如烧灼感、蚁走感等等,我有一张图挺好,可以看看:
神经电生理表现:以SNAP波幅衰减为主,因为通常是轴索损害,传导速度可以轻度减慢。
1
现在说说分类:
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就是上面提到的,长度依赖性,越远端,越先受累。可能最先是足趾起病,逐渐累及到膝一下,这个时候手指开始出现临床表现,多数的长度依赖性周围神经病是有这么一条规律的。
但是如果手指症状先于足趾,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注意排查是否合并了嵌压型的单神经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强的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的易感性,这些很常见的单神经病是不能忽略的。
临床很复杂,考虑一定要全面,熟悉了周围神经絣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按照特点来分析,就一定不会错!
2.糖尿病自主神经病
隐匿起病,发展缓慢!PS:之前我承认我说过SSR是垃圾??????,其实这里还是蛮有用的。
体征: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胃肠道症状,排尿困难,排汗功能异常,勃起障碍等。
??上一条提到的长度依赖性轴索病变可能会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鉴别还是很简单,如果是单纯的自主神经受累的话,SSR异常,EMG正常!
3.糖尿病单神经病或多发性单神经病
这个很简单,就是嵌压性神经病的易感和多数单,大家都晓得的,直接鉴别就可以了。
其实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在临床思维上把握它是不是对称的很重要!可以极大缩小檷的诊断范围!
其实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在临床思维上把握它是不是对称的很重要!可以极大缩小檷的诊断范围!
4.糖尿病痛性肌萎缩,即糖尿病神经丛/根神经病
影像学的东西解释不了大多数的根性问题,MRI上一个形态学直观的受压与不受压太过于局限了,影像学报阴性,EMG阳性的案例比比皆是,一定要结合!
糖尿病痛性肌萎缩是比较少见的并发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见于腰骶神经丛或跟的分布区。L2-L4最常见!EMG可以看看股直肌、长收肌、髂腰肌等等有没有慢性神经源性损害。另外,也有可能累及肋间神经和腹部神经根,胸痛或腹壁痛。
临床表现主要的下肢近端肌的萎缩,合并疼痛、麻木灯阳性或阴性表现,可以累及单侧,也可以是双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