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PN)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或并发症,在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约20%-40%的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的产生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在MM疾病的进程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的沉积及继发性的代谢异常、肿瘤压迫、骨髓瘤细胞浸润等都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这是疾病自身性质导致的;另一原因是化疗药物如硼替佐米应用导致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病变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化疗药物剂量及种类的应用,降低治疗效果并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根据体征、症状及临床表现,我们认为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应归属于中医“痿证”“血痹”“不仁”“麻木”等范畴,而对于此病的中医学病机目前没有确切的共识,但研究发现其多与血瘀、肾虚、气虚等因素有关。通过结合临床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为“瘀阻络脉”。一方面络以“通”为用,“不通则痛”从而出现疼痛、“血痹”等表现;另一方面,实邪阻滞脉络,精微物质不能布散荣养四肢经络筋骨,“不荣则痛”,从而出现“痿证”、“不仁”、麻木、疼痛等症候。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根据瘀血痰浊阻滞络脉的病因病机,运用通络、化瘀、活血、止痛等方法,可能会取得一定疗效。桂枝茯苓汤方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散结的功效,现多将其用于血瘀诸证的治疗,因其恰合周围神经病变“瘀阻脉络”的病机,因此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一定疗效。补阳还五汤方以活血、补气药为主,对“痿痹”的治疗效果显著,也可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目前而言,单纯应用中药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的问题,但其能够缓解因周围神经病变而引发的疼痛,临床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1.ChaudhryHM,MauermannML,RajkumarSV.MonoclonalGammopathy-AssociatedPeripheralNeuropathy:DiagnosisandManagement.MayoClinProc,,92(5):–.2.LuczkowskaK,LitwinskaZ,PaczkowskaE,etal.PathophysiologyofDrug-InducePeripheralNeuropathyinPatientsWithMultipleMyeloma.JPhysiolPharmacol,,69(2):-.3.HanX,WangL,ShiH,etal.Acupun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