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外泌体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TUhjnbcbe - 2021/4/8 21:37: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原载于《中华医学杂志》年第33期

外泌体(exosomes)作为一种细胞主动分泌到胞外的直径为30~nm间的微小囊泡,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作为一种细胞间交流的载体,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发生、炎症反应及损伤修复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一、外泌体概述

1.外泌体的形成、构成:

年,Johnstone等[1]在网织红细胞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膜性小囊泡,最初这种小囊泡被认为是用来排出多余的转铁蛋白受体,并命名外泌体。外泌体可由多种细胞产生,研究者利用脉冲追踪与电镜发现其是经由内体途径生成,目前较认同的是:细胞内陷形成早期胞内体,在内吞体转运复合物(ESCRT)及相关蛋白的调控下,早期胞内体的界膜多处凹陷,向内出芽形成管腔状囊泡,进而转变为亚细胞结构的多泡体(MVBs)。MVBs最后在GTPase家族中的RAB酶的调节下与胞膜融合以出芽方式向外释放形成外泌体[2,3]。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呈杯状,但在体液中通常为球形结构,蔗糖溶液中的密度为1.13~1.19g/ml,其密度与细胞来源相关,并随蛋白含量而改变[4]。外泌体构成由供体细胞类型、功能,局部微环境等决定,含有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物质。截止目前外泌体数据库Exocarta显示,已有中蛋白质,种RNA,种miRNA及种脂质在外泌体中被发现(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泌体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