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何一
TUhjnbcbe - 2021/9/15 19:06:00
白癜风好得了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1228/7720944.html

导语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部位波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出现神经病变的症状,只不过病变程度可能不同。周围神经病变会影响多种感觉从肢体到大脑的传递过程,因此,感觉丧失或肢体麻木的糖友受伤风险增加且脚部出现损伤后不易康复。51岁的张女士,最近半个月来可是被肢体困倦,双下肢麻木,腰部酸困,伴有左下肢放射性疼痛所折磨,难以忍受!也没头晕、头痛,也不恶心、呕吐,饮食休息也基本正常,看似病症单一,为何一查却并“不简单”到底怎么回事?一起看看张女士的诊疗经过。患者病史4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高,医院,测空腹血糖26mmol/L,经进一步检查确诊“2型糖尿病”,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此后患者监测血糖,具体控制情况不详。半年前患者自觉偶有双下肢麻木,未予重视。半月前患者自觉症状较前加重,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诊治,遂就诊于我院。“高血压”病史30年余,血压最高/mmHg,目前口服降压药,具体控制情况不详。“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2年,目前患者腰部酸困。2医院行“肠囊肿切除术”。

主要检查

主管医师王仃仃临床诊断思路

1.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主因以“发现血糖升高4年,双下肢麻木半年,加重半月”入院。中年女性,病史较长,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久病则耗伤气血,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涩。舌脉皆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之象。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病位在脾肾,病性属本虚表实,本病属医之"消渴病"的范畴,本病病程长,预后一般。2.诊断依据:(1)4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高,医院,测空腹血糖26mmol/L,经进一步检查确诊“2型糖尿病”,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半年前患者自觉偶有双下肢麻木,未予重视。半月前患者自觉症状较前加重,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收住入院。故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2)“高血压”病史30年余,血压最高/mmHg,目前口服降压药,故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3)“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2年,目前患者腰部酸困,伴有左下肢放射性疼痛。查体: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4-5-骶1棘突旁压痛阳性,左侧臀大肌紧张,压痛阳性,直腿抬高实验阴性,左侧加强实验阳性。故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张女士肝功异常,以血清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U/L及碱性磷酸酶U/L升高为主,腹部B超提示脂肪肝,肝光点密集,脾大,自免肝八项未未见异常,故考虑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中老年患者且合并症较多,经肝病组专家、中医糖尿病专家会诊后,依据诊断拟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1.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则。给予中药注射液以活血祛瘀、通经活络;双侧曲池、足三里给予穴位注射液以营养神经;结合我院特色外治之法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口服中药治疗糖尿病等。2.西医治疗:以降糖,降压,营养神经,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等对症治疗。口服口服药物以抗血小板聚集并保肝降酶;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静脉输液以脱水消肿、消炎镇痛。

出院小结

经治疗后查体:腰4-5-骶1棘突旁压痛(-),左侧臀大肌压痛阴性,直腿抬高实验阴性,左侧加强实验阴性。出院后继续口服中药治疗糖尿病等。“住院了13天吧,现在是‘小康复’了,整个人轻松了很多,主任说要管住嘴,吃好中药还能恢复的更好。”张女说。

诊疗体会

兰天鹏主任特别指出,像张女士这样的患者,由于合并症较多,一定要结合她的病史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目前我院在纯中医治疗糖尿病方面优势明显,效果显著。在中西医治疗肝肾等合并症方面也有专科优势,确实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兰天鹏主任简介

推荐阅读

1、纯中药治疗糖尿病喜讯:我院又一例即将停服所有药的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也迎来持续下降!2、我院第一例正式停服所有药的糖友来啦!中医真能治糖尿病,不是仅仅降血糖!陕医院

始于

医院

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

设肝病科、肾病科、康复科及糖尿病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