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医院三楼陈林慧主任门诊室,发生了这样一幕感人的情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白女士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暖人心,笑暖黎民天使情”的缎面红底金字锦旗,双手送到了陈林慧主任、孟茹医师的手中。白女士此前两侧小腿冰凉,脚步冰凉;大腿面和臀部疼痛,彻夜难眠。医院医院就诊,曾被按腰椎间盘突出病治疗,经过40天不能确诊。经过太糖宣教室冯燕红的沟通介绍,白女士来到太糖就诊,并经陈林慧主任收治入院,一病区孟茹大夫负责日常医疗。刚开始,白女士对自己的疾病“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是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理,配合治疗。
经过降糖、降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动脉微灌注等一系列专业治疗后,白女士的双下肢在第四天就有了温度,肤色泛红。刚治疗到第八天,右腿已经基本不疼了,正常走路没有问题。以前她夏天都得穿着棉鞋棉裤,现在也知道季节变换了,知道夏天是夏天、冬天是冬天了。太糖高尚的医德医风、视病人为亲人的增值服务,让白女士大受感动。比如,孟茹大夫在正常调休前还专门过来告诉她:“阿姨,我明天不上班,您有什么事直接联系我就行,医院。”因此,白女士全家人决定送太糖两位大夫一面锦旗。
说到动情之处,白女士一度哽咽,就要深躬致谢,陈主任连忙起身扶止。他说:“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只要确诊,并进行特色治疗,疗效还是有一定保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有疗效没疗程,有的半年有的一年显出效果。但是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治疗效果非常好,这和你的配合完全分不开。让吃止疼的吃止疼的,让输活血的输活血的,又做了动脉微灌注,对下肢血管直接给药,药物靶向作用于病变部位,所以它的效果非常好。建议半年以后再来治疗一次,经过咱们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争取达到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据悉,白女士51岁,吕梁市人。血糖升高10年,周身皮肤瘙痒伴双下肢针刺痛2月。患者于10年前因头晕、医院,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为17.3mmo1/,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5年前就诊医院门诊,血糖控制尚可。3年前因血糖控制欠佳,再次就诊太糖门诊,启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可。2月前出现周身皮肤瘙痒伴双下肢针刺痛,10医院,控制血糖至今,血糖波动较大,且周身皮肤瘙痒及双下肢针刺痛改善不明显,伴有乏力,遂入治太糖。
孟茹医师指出,约30%~80%的糖尿病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周围神经并发症,其中16%~26%伴有疼痛症状,即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神经痛可以说是糖尿病最难治的一类并发症,堪称糖友们生命中不能忍受之“痛”,包括:感觉异常、感觉过敏、自发性疼痛等情况。白女士就在盖被子、穿衣服裤子时对皮肤与外物接触而觉得十分疼痛,难以忍受。通过降糖降脂,抑制神经内氧化应激,增加神经血液供应,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等治疗,可缓解神经痛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