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收藏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
TUhjnbcbe - 2022/2/27 18:41:00
介入先锋介入先锋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近年来三高人群越来越多,老年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高达14%-17.1%,糖尿病85%的截肢起源于足溃疡(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主要病理基础是下肢动脉硬化,远端肢体缺血。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快速开通下肢血流,促进远端溃疡面愈合,减少截肢风险而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是什么疾病

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组织缺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周围神经病变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三大病理基础。

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足部感觉异常、皮肤溃疡、感染、坏疽等,更严重者还得截肢。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足?

1.吸烟;

2.高血压;

3.高血脂;

4.高血糖;

5.高龄。

拥有超过三个或者以上添堵因素,其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相比普通人群将大大增加!

糖尿病足的症状

1、早期症状: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时常觉得腿脚寒冷,甚至出现麻木和针刺感。很多人将其归咎于降温,并没有引起重视,总觉得泡个热水脚,多穿条秋裤就能缓解,未能及时就诊。

2、随着下肢动脉堵塞情况日益恶化,流经的血流越来越少,缺少“补给”的下肢日渐孱弱,患者便开始行走困难,往往走了不到米,就会感到患肢麻木胀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片刻,这种症状被称为“间歇性跛行”,也是下肢动脉缺血的经典临床表现。

3、如果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不仅以上症状加重,疼痛大*:“静息疼痛”席卷而来。此时,行走就像会呼吸的痛,走时痛,停时痛,夜深人静痛上加痛。

4、到了下肢动脉缺血晚期,患者的脚趾、脚踝、脚后跟等末梢部位会逐渐发黑、坏死,并在坏死的基础上发生感染,形成溃疡和坏疽,造成残疾乃至截肢,此时再想治疗,不仅难度激增,预后也不尽人意。

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定期检查

1.餐后2h血糖,每周至少一次;

2、糖化血红蛋白,每四周一次;

3、ABI,每四周一次;

4、下肢血管彩超,每四周一次,至少三月一次;

4、下肢动脉CTA,每24月一次,或血管彩超检查提示下肢有中重度狭窄。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主要以多发性、多节段性动脉硬化闭塞闭塞,而且常累及膝下、踝下动脉,介入治疗主要以开通下肢血管,恢复血流,改善肢体缺血,促进溃疡面愈合,避免截肢风险。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普通球囊,药物涂层球囊(DCB);

2.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大于30%或出现限流性夹层;

3.腔内减容技术:斑块旋切术,准分子激光消蚀术。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注意事项: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足患者都能使用糖尿病足介入治疗,该治疗方法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适应症。糖尿病足介入治疗适应病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严重供血不足,缺血、间歇性跛行,溃疡坏死,保守治疗无好转;下肢血管造影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等中等动脉有斑块形成、狭窄甚至闭塞等情况可考虑介入治疗。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目前仍存在术后再狭窄的问题,且因为糖尿病本身的原因,其术后再狭窄的概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对于如何预防和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也是当今的一大热点。相信随着对介入术后再狭窄预防和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方法结合的介入治疗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说明:本文转自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介入先锋

《介入先锋》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藏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