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早知道#
我们都认为喝粥对胃是有好处的,起到一定的养胃护胃的作用,粥属于半流质食物,更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小米粥温热绵软,非常对脾胃的“胃口”,因为脾胃也喜温而恶寒。因此我们经常会在喝小米粥后感觉肚子暖暖的,很舒服。从这一方面来讲,我们是提倡喝粥的,它的确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好处。
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些好处都是对于正常人来讲的,对于有胃溃疡或者是胃炎的患者,有反酸烧心症状的时候,是不能喝太多粥的。反酸患者本身胃酸就比较多,而过量食用粥会更加刺激胃酸的分泌,刺激胃黏膜以及溃疡面,越喝反酸就会越严重。对溃疡的愈合和胃炎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粥也是一把双刃剑,喝对了养胃,喝不对的话就伤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粥。而且粥虽然对正常人养胃,过量喝粥其实也是不好的。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粥里面除了碳水以外没有其他的营养,不能给人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矿物质(如铁、钙)等,所以如果长期大量喝粥的话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而引发其他的疾病。
从食物性质来讲粥是一种惰性食物,也就是不需要废很大的力气去消化它,长此以往胃肠道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因为本身也不需要怎么动就可以消化。而胃肠道越懒功能就会越差,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道吸收功能变差、消化不良、便秘等等。
从血糖方面来讲长期喝粥会导致身体里的血糖迅速升高,高血糖会反复刺激胰岛的细胞,血糖忽高忽低,导致胰岛细胞受损,可以引起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也就是说喝粥虽不会直接导致人患上糖尿病,但是也有一定关系,糖尿病人一定要少喝粥。
如果真的喜欢喝粥,一定要注意这些。
首先是不要只喝白粥。小米粥、八宝粥、杂粮粥、薏米扁豆粥、山药莲子粥等等,都可以进行尝试,这样既可以增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摄入,又能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而且搭配粥的时候不要只吃咸菜,应该配菜丰富化,尽量做到膳食均衡。
其次不要喝太“烂”的粥。很多人为了追求口感喜欢把粥煮得软烂,甚至煮成糊糊,这其实是不对的,过于软烂既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也会降低胃动力,不利于保护胃。
最后是适量喝粥。不能一日三餐全都喝粥,粥的营养构成不全面,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都相对低。只喝粥会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该饮食丰富、多样化。